暗恋的尽头是告白
作者:原上么草
主角:林浅陆时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10-13 10:42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暗恋的尽头是告白》是一部富有想象力的短篇言情小说,由原上么草精心构思。故事中的主角林浅陆时面临着超越现实的任务和冒险,展现了人类勇气和智慧的极限。这本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丰富的幻想元素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剖析鲁迅文字里的尖锐与冷峻,解读张爱玲笔下的苍凉与繁华,诠释海明威式的硬朗与留白。他站在讲台上,袖口微微挽起,露出清晰……。

章节预览

一、初见九月的阳光透过图书馆的玻璃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

空气里浮动着旧书页与尘埃的静谧气息,仿佛时间在这里也放缓了脚步。

林浅抱着一摞足以防身的厚重专业书,正试图和摇摇欲坠的书堆作斗争,

急匆匆拐过经济学书架区。下一秒——砰!她结结实实撞上了一堵温热的“墙”。

碰撞的冲击力让她瞬间失去平衡,怀里的书哗啦一下,如雪崩般散落一地。

“啊…”她短促地惊呼,

预想中摔倒在地的尴尬却没有发生——一只有力的手臂及时箍住了她的手腕,

稳住了她踉跄的身形。清冽的洗衣液味道混着阳光干燥温暖的气息,猝不及防地钻入鼻腔。

“对不起,我走得太急了。”头顶传来一个声音,低沉得像大提琴弦被轻轻拨动,

又带着清晰而真诚的歉意。林浅惊魂未定地抬头,瞬间撞进一双深邃的眼眸里。

午后的阳光正恰好在他身后流淌,为他镀上一层朦胧的金边。

他穿着最简单的白色棉T恤,头发微乱,却衬得面容愈发清俊朗逸,

气质干净得像是浸在阳光里的初雪。林浅回过神时,他已经蹲下身。阳光掠过他微低的额发,

在鼻梁一侧投下淡淡的阴影。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正利落地将散落的书本归拢。

“没——没关系,是我自己没看路…”林浅感觉脸颊温度飙升,慌忙蹲下,

胸腔里的心跳声急促得几乎要撞破这片寂静。

她先是手忙脚乱地按住那本快要滑走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又伸手去够散落在椅子腿旁的笔记本。最后,莫名的,

两人的指尖几乎同时伸向那本滚得最远的《西方文学史》。他的指尖微凉,

轻轻擦过她的手背,像一道微弱的电流倏然窜过,林浅猛地缩回手,

仿佛被那短暂的触碰烫到。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一下,又一下,又快又重,

震得她耳膜嗡嗡作响。他似乎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拾起那本书,

轻轻掸了掸封皮,递还给她。两人视线在空中轻轻相撞,又像受惊的蝶般快速错开。

他垂眸整理着根本不需要整理的衬衫袖口,

喉结微动;她低头盯着《西方文学史》封面上烫金的Dante字样,

忽然发现字母n的鎏金有些斑驳。窗外传来自行车**,

书架间浮动的尘埃在斜照中跳跃。直到他轻咳一声,起步去捡最后那本《文学鉴赏导论》,

她才敢抬起眼帘,恰好捕捉到他发间露出的耳廓——竟也染着薄薄的绯色。

当他将书放到一边的书桌是后,看向她,唇角牵起极淡的弧度。“大一新生?”他问,

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以前好像没见过你。”“嗯…中文系的,我叫林浅。

”她小声回答,眼神飘忽,就是不敢再直视他的眼睛。“陆时,经济系大三。

”他简单自我介绍,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腕表,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蹙一下,“抱歉,

我这边有个会,可能得先走了。”他站起身,挺拔的身影在她面前投下一道清晰的影子。

他顿了顿,像是经过某种短暂的思考,又补了一句,那语气轻描淡写,

却莫名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期待:「下次再见。」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开,

背影挺拔如校园里恣意生长的白杨树,很快消失在层层书架之后。林浅站在原地,

怀里的书本沉甸甸的,却远比不上此刻心口的陌生重量。

那本他递来的《西方文学史》封面上,仿佛还残留着他指尖那一抹微凉的触感,久久不散。

那天晚上,台灯在在纸页上铺开洒下温暖的光晕,林浅在日记本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字迹里藏着小心翼翼的悸动:【九月三日,晴。在图书馆撞到一个男生。他叫陆时。很奇怪,

明明只是匆匆一面,我却记得他微乱的发梢在阳光下泛着柔软的光泽,

记得那件简单白色棉T恤的褶皱,记得他低头时鼻梁投下的淡淡阴影。

记得那双眼睛像是整个夏天加起来的阳光那样耀眼】她永远不会知道。

那个看似从容离去的陆时,在拐过书架尽头、彻底脱离她视线之后,便背靠上了冰冷的墙壁,

微仰着头,安静地站了足足十几秒。窗外喧嚣的风声和胸腔里莫名失序的心跳混杂在一起,

他需要这点时间,来平复一场突如其来的兵荒马乱。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学生会会议上,

他罕见地走了神。直到被身边的副会长用笔帽轻轻戳了戳胳膊,才蓦地回神。

好友促狭地笑着,压低声音打趣:「陆大主席,干嘛呢?这么心神不宁的,思春啊?」而他,

破天荒地,竟然忘了反驳。只是端起手边的水杯,抿了一口,

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波澜。二、暗恋第二次见到陆时,

是在一周后的文学选修课上。林浅缩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正埋头补着笔记,

教室里忽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她下意识地抬头,

竟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拿着教案走上了讲台。“同学们好,由于张教授临时出差,

这学期的《现代文学赏析》由我来代课。”他站定,目光扫过全班,声音依旧低沉悦耳,

“我是经济系大三的陆时,也是张教授带的研究团队成员。”林浅彻底怔住了,指尖一松,

笔,啪嗒一声滚落在地。清脆的声响引得陆时的目光循声望去,恰好撞上她写满惊诧的眸子。

他微微一顿,唇角几不可察地扬起一个极浅的弧度:“最后一排那位同学,

”他的声音里含着一丝不易捕捉的笑意,“能麻烦你帮我发一下资料吗?

”林浅在一片目光中红着脸站起身,几乎是机械地接过他手中那叠温热的纸张。她低着头,

一份一份地分发,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耳膜里鼓噪。直到最后一份,

她走到讲台边递给他时,他稍稍倾身,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轻声说:“又见面了,林浅。

”她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连呼吸都滞住了。从此,每周四的文学选修课,

成了林浅一周中最期待又最紧张的时光。她总是提前半小时到教室,

占据那个最后一排角落的位置——既能完整地看清整个讲台,

又能将自己妥善地藏匿于人群之后。陆时讲课的风格出乎意料地生动。

他剖析鲁迅文字里的尖锐与冷峻,解读张爱玲笔下的苍凉与繁华,

诠释海明威式的硬朗与留白。他站在讲台上,袖口微微挽起,露出清晰的手腕骨节。

有时讲到精彩处,他的目光会不经意地掠过最后一排,与她的视线短暂相接。

林浅开始更频繁地出入图书馆,几乎总是选择经济学区域附近靠窗的位置。几次之后,

她发现了规律——陆时每周三下午都会雷打不动地在那里看书。于是,周三下午,

成了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偶遇日】。有时仅仅是点头之交的问候,

有时则会围绕上周的课程或手边的书探讨几句。陆时总是很自然地用目光示意她对面的空位,

即便那天图书馆空旷得能听见落针的声音。“你也喜欢卡尔维诺?”一次,

陆时看到她摊在桌面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眼眸倏地亮了起来。“才刚刚开始读,

”林浅老实承认,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有点…看不太懂。

”“那我或许该推荐你先从《看不见的城市》开始,”他说着,

竟极其自然地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了那本薄薄的小书,递到她面前,“会更适合入门。

”林浅接过那本还残留着他指尖温度和书包里淡淡书墨香的书,指尖微微发颤:“谢谢学长,

我会尽快看完还你。”“不急,”陆时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好书值得慢慢品味。

”林浅确实读得很慢,只因字里行间布满了陆时留下的批注。他的字迹挺拔舒展,

见解犀利独到。透过这些墨迹,她仿佛得以窥见他思想疆域的一角,

这种隐秘的共享让她悸动又沉迷。她开始在意去图书馆时穿哪件毛衣颜色更柔和,

会偷偷在苍白的唇上点一层淡淡的釉彩。她会默默记下他随口提到的每一本书,

然后拼命读完,只为了下一次交谈时,能多听懂他一句话,多接上一句她的理解。而陆时,

似乎也留意到她手边常放的粉色保温杯,

于是每次都会顺手拿过接好温水;发现她偏爱窗边洒落阳光的位置,

便会早早用一本书占定;甚至观察到她阅读久了会无意识地轻揉眼角,

便恰巧带了一瓶温和的眼药水,随口说是自己眼眼睛不舒服。某个周三的午后,阳光正好。

林浅正低头整理笔记,忽然听到对面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她抬起头,

发现陆时正对着手机微微蹙眉。“怎么了?”她轻声问,话出口才觉得唐突。

陆时却似乎并不介意,将手机屏幕转向她:“下周的课堂资料需要提前发到群里,

但这个排版始终调整不好。”他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要是能传到电脑上修改就好了。

”林浅的心跳忽然加快了几分,她鼓起勇气轻声说:“要不...我帮你试试?

你可以...微信发给我。”话音落下,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林浅几乎能听到自己如擂鼓的心跳声,她低下头,不敢看他的反应。“好。

”陆时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那...麻烦你了。”他拿出手机,

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轻点几下,随即递到她面前。屏幕上是一个简洁的二维码,

用户名只有一个简单的【L.S.】。林浅强作镇定地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

点击“发送添加请求”后,她几乎不敢抬头。几乎是在下一秒,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L.S.】已经通过了你的朋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

林浅盯着那条系统消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悄悄抬眼,发现陆时正看着她,

目光相遇的瞬间,两人都迅速别开视线,却都在对方眼中捕捉到了一丝同样的笑意。“好了,

”陆时轻咳一声,将手机收回口袋,耳廓却微微泛红,“那...麻烦你了。”“不麻烦的。

”林浅轻声回应,低头假装整理书本,却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那个新添加的联系人。

从此,每周三的图书馆之约之外,他们的交流又多了一个隐秘的通道。

有时是陆时发来一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文章链接,有时是林浅请教一个关于卡尔维诺的问题。

每一条消息提示音,都让她的心跳快上一拍。那片落在窗台上的梧桐叶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

而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愫,已然在两人之间悄然生根,随着每一次眼神交汇、每一条简短消息,

缓慢而坚定地生长。三、波澜十一月初,

校园文化节的筹备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热烈的氛围中。作为学生会主席,

陆时更是忙得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但无论多忙,周三下午的图书馆之约,

他从未失约过——直到那个周三。林浅在她们熟悉的位置上坐下,

照例将那个粉色的保温杯放在桌角。阳光透过窗,落在对面空着的座位上。她摊开书,

却难以集中精神,目光不时瞥向手机。微信里,与他那个只有简单“L.S.”的对话框,

还停留在她昨天发去的一条关于卡尔维诺的消息上,孤零零的,没有回复。这很反常。往常,

即便再忙,他总会抽空回一个简短的“嗯”或“收到”。时间在安静的等待中流逝,

从正午阳光明媚到傍晚日影西斜。她内心的期盼,如同窗外渐弱的天光,一点点黯淡下去。

手机屏幕始终黯着,没有新的消息提示,对面的座位也依旧空空荡荡。

一种细密的不安和失落感逐渐攫住了她——他不仅人没来,甚至连一句简单的解释都没有。

是被更重要的事耽搁了?还是…他觉得并没有必要向她这个“普通学妹”报备行踪?

图书馆管理员开始催促闭馆的声响,打断了她的胡思乱想。她失落地收拾好东西,回到宿舍,

心里那点小小的期盼,像被彻底戳破的气球,瘪得只剩下皱巴巴的失落。

她无意识地反复刷新着微信朋友圈,置顶的对话框依旧死寂。突然,

一条来自学生会官方账号的动态跳了出来——是一张晚会彩排的现场合照。照片中央,

陆时和文艺部部长杨曦并肩站着。杨曦笑靥如花,妆容精致,

一只手极其自然地搭在陆时的手臂上。陆时侧头听着她说话,

唇角似乎还带着一丝未散的笑意。那一刻,林浅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查看完整目录